TikTok禁令事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依赖算法的职场规划,就像在流沙上建城堡。数字时代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、连接受众及规划职业的方式。以TikTok为代表的平台凭借病毒式传播与碎片化内容,已成为职业建议、创业策略与个人品牌建设的核心资源。然而,近期地缘政治动态——尤其是美国政府对TikTok的审查——令该平台的未来蒙上阴影。在数据隐私、国家安全与审查制度的争论之外,一场更深层的讨论逐渐浮现:依赖算法的内容生态脆弱性,与经典职业智慧的永恒价值之间的对比。
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因用户数据可能与中国政府共享而面临多国质疑。2024年4月,美国立法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在美业务,否则将全面封禁。尽管期限延至2025年,1.7亿美国用户(含大量创业者与职业导师)仍陷入不确定性。以下是2025年关键节点:
对职业规划者而言,TikTok不仅是工具,更是生计命脉。其算法让小众专家瞬间触达全球受众,但平台存亡却受制于政治博弈,凸显数字生态的根本脆弱性。
TikTok重塑了职业指导模式:用户不再读书或参加职业发展相关的会议,而是刷取“5个升职信号”“2025离职攻略”等快餐内容。这类内容存在三大缺陷:
若平台消失,依附其上的内容与品牌亦将消亡,反衬出经典著作的跨时代价值。
在TikTok诞生前,这些著作已奠定职业成功的底层逻辑:
这些经典直指人性本质,而非追逐短期策略。特别是《沉思录》这样的经典著作,经历千百年来的战乱、瘟疫和封杀,依旧在如今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
禁令危机反令职业规划行业受益:用户对“一次性内容”产生倦怠,转向更可靠资源。算法驱动的内容追求流量而非留存,而经典作品通过解决人类永恒挑战(如决策、自律)实现长青。
TikTok禁令揭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真相:技术迭代,人性不变。平台兴衰如潮汐,但对意义、伦理与成长的追求永恒。以经典为罗盘,融合现代工具,方能构建超越任何单一平台的事业根基。
正如宋朝陈元靓在《事林广记》卷九中记载的那样:“路遥知马力,事久见人心。”算法定义今日潮流,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智慧,永远主宰明天的方向。
别怕TikTok Ban, 经典永流传!